• 党委宣传统战部

    勇敢追梦,在坚持中遇见无限可能--《廖崩嗒佩合唱团》艺术分享会在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举行

    发表时间:2024-06-22 19:00

    2025年6月22日下午,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图书馆内乐声与掌声交融,“黔中书声朗,云上飞歌扬”——《廖崩嗒佩合唱团》读书分享会暨云上小歌队交流活动在此举行。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德建,党委委员、学工部部长陈亮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70名学生代表出席。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肖勤、春山音乐创作团队、《大山的小孩》MV主创团队及从江云上小歌队师生代表受邀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图书创作分享、音乐故事讲述、现场艺术展演等形式,搭建起乡村文化与高校教育的交流桥梁。

    艺术教育赋能乡村梦想:院长致辞阐释

    李德建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从江廖崩嗒佩合唱团以歌声追梦的故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从田野调查到电影创作,从歌曲诞生到图书出版,这不仅是文化创作的历程,更是勇气与梦想的传递”。他表示,学院将依托传媒专业优势,持续关注乡村文化振兴,为艺术人才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并向艺术家们发出共建文化桥梁的邀请。

    “勇敢女孩”故事溯源:公益创作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

    “廖崩嗒佩”(苗语意为“勇敢的女孩”)的故事始于2023年。肖勤副主席介绍,作曲家张超因收到从江谷坪小学支教老师的私信,得知一群热爱唱歌的女孩缺乏专业音乐指导,由此开启公益创作。“孩子们写下‘我是大山的小孩,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时,质朴的表达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她说,《廖崩嗒佩合唱团》中“唱一首歌就能翻越一座山”的意象,正是山村孩子以歌声突破现实困境的精神写照。

    自然声景与本真记录:《大山的小孩》创作细节披露

    春山音乐团队潘安昕老师分享,《大山的小孩》创作中,团队带孩子们在暴雨后的晚霞中采集歌词,用吉他即兴谱曲并收录鸟叫、牛鸣等自然声响,让歌曲充满原始生命力。该曲入选中宣部“童声里的中国”推荐曲目,并助力孩子们登上“村BA”舞台。活动现场,云上小歌队8名小女孩与创作团队共演此曲,同步播放的MV中,孩子们在鼓楼、山路间奔跑歌唱的真实画面打动全场。导演吴珏伶透露,拍摄时摒弃化妆打光,只为记录孩子本真模样,深刻体会到“文化赋能让乡村儿童看见自身价值”的治愈力量。



    互相研讨:从微小行动到文化蝶变的价值共鸣

    在师生互动环节,有学生指出,书中“赤脚奔跑在泥泞山路”“用破损课桌拼凑学习空间”等细节极具感染力,而合唱团从单曲到图书、电影的蜕变,印证了“微小行动亦能积蓄改变力量”。肖勤总结道“贵州山水人文是天然的治愈土壤,我们希望通过作品传递信念——每个勇敢追梦的孩子,都能在坚持中遇见无限可能。”

    传媒赋能乡村文化IP:构建创新性传播

    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高校与乡村在艺术教育、文化传承领域的深度对话。未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将依托专业集群优势,深耕乡村文化IP孵化工程,通过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融媒体传播等渠道,系统化挖掘包装乡村特色文化,助力“大山里的声音”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与传承。

    责任编辑:刘佳庆

    LINKS

    贵传链接

    联系电话:0851-84760755地址:清镇市乡愁大道50号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5053061号-1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35号

    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贵传事事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