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公共基础教学部)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安排,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思政教研室决定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教研室会议。会议旨在深入研讨思政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和学生需求。同时,会议将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有效,并讨论本学期思政课程课后作业安排,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质。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此次会议对于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本学期思政教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培养优秀传媒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会议讨论内容
1.教学计划调整
讨论了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针对教研室教学研讨活动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
2.课程建设与改革
围绕本学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共产党简史》《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商定了本学期各思政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重难点等。
3.课程过程性考察
商议了各课程过程性教学6—8次课堂作业的方向性质;商定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并达成一致每位老师带学生出1--2个可展示的实践教学成果。
4.商定了思政教研室每季度专著研读的内容形式。
5.商定了本学期思政课教师轮流说课、课程展示事项。
6.“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初步敲定。
二、会议决议
经过充分讨论,全体参会人员一致通过以下决议:
1.课程建设调整: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国共产党简史》的教学目标的不同与教学内容的相同,确定《概论》侧重于以党史释理论,培养学生理论自信,《党史》侧重于梳理党的重大历史实践,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胜利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培养学生历史自信。
2.过程性考核调整:同意对《中国共产党简史》《国家安全教育》过程性考核的作业量进行调整,由于《中国共产党简史》《国家安全教育》本学期只有8课时,过程性考核要求的6—8次作业量超过课程课时教学量的承载,因此,建议调整为2--3次作业。
3.专著研读内容和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本持着开卷有益的思想,专著研读内容不做限定,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学科优势,互学互补。
4.说课晒课制度调整:说课采取轮流学科、轮流教师说课制,每次教研室会议前一周商定说课、晒课教师,教研室会议上说课时间限定在15分钟内,主要说课内容为梳理教学思路,提出教学创新点。说课后,30分钟时间评教。当次说课的教师为会议开展本周及下周晒课的教师。
5.“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基于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结合本学期中华传统给节日,将在“清明节”“端午节”两个节日前,与团委共同携手,开展贵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思政课”。如清明节的“在线为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的“我为烈士献一束花,我为烈士献一句话”活动。
三、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强调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