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信息工程人才培养!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公开课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10-31 14:25

2025年1030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成功开展了一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由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陈露老师主讲。作为青年教师,陈老师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实践”的三维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夯实数据通信核心知识,展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基础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结合中的扎实实践。

此次公开课的授课班级为计算机网络技术2507班,一同参与观摩的还有信息工程系主任苏锦、教学干事周宇、教学助理甘永琦等师生代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获得一致认可。

 

 

问题导入唤醒知识联结,自然切入核心内容

课堂伊始,陈露老师以“回顾+设问”的方式开启教学在学生积极回答、梳理旧知识后,陈老师顺势抛出新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一根网线就能同时上网、看电视、接打印机,这背后是哪种技术在‘分身乏术’?”通过贴近生活的场景设问,自然引出本节课核心主题——多路复用技术,瞬间激发学生对“如何高效利用通信信道”的探索兴趣,实现新旧知识的无缝衔接。

分层拆解核心技术,案例结合化解难点

在“多路复用技术”教学环节,以“分类讲解+原理剖析+实例佐证”的逻辑展开: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频率分割”原理切入,结合有线电视系统中“一根同轴电缆传输多个频道信号”的案例,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信号占用不同频率段、预留保护间隔防干扰”的核心

在“数据交换技术”模块,采用“对比教学法”突破重点:通过绘制“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流程示意图,直观展示三者差异——以“打电话”类比电路交换的“独占线路、实时性强”,以“邮寄信件”类比报文交换的“存储转发、无需专线”,以“快递分包裹投递”类比分组交换的“拆分数据、灵活路由”。

互动实践深化理解,思政融入传递价值

陈老师设计“差错控制技术”实践环节:引入循环冗余码的“强检错能力”,结合“网络传输中CRC广泛用于数据校验”的行业现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通信技术要不断优化差错控制?”,自然融入思政教育——“数据通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金融交易、远程医疗等关键领域,作为未来的技术从业者,我们既要掌握技术方法,更要树立‘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公开课,陈露老师紧扣高职学生“重实践、善联想”的学习特点,以问题驱动教学,用案例化解难点,既让学生扎实掌握了多路复用、数据交换、差错控制的核心技术,又通过行业案例和思政融入,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思维和职业素养,为信息工程系后续课程教学提供了优质的示范参考。

责任编辑:周宇

LINKS

贵传链接

联系电话:0851-84760755地址:清镇市乡愁大道50号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5053061号-1贵公网安备 52018102008682号

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贵传事事通

  • 微信公众号